Home 生活校正回歸

校正回歸

by 老樵

阿公算數很好,他跟我說今天本土有297個,回歸校正有258個,所以今天一天就有五百五十多個人了怎麼還這麼多…

這幾天,身邊有好幾個人也是這樣,把兩個數字加起來在算給我聽,然後再看看有些媒體似乎也是這樣寫,發現其實不少人對於『校正回歸』的意思有些朦朧,畢竟這算是因應這次新冠肺炎的檢測所產生的一個新名詞。

我試著跟阿公解釋,首先,阿忠部長不是說『回歸校正』,而是說『校正回歸』

然後阿公~你繼續聽我慢慢跟你說喔…

部長的意思是說,因為這陣子爆出本土感染病例,很多人出現症狀,一驗之下發現確診,所以各地方政府,例如疫情比較嚴重的台北市新北市,先在爆發感染的地區多設幾個檢疫站,從已確診的個案再去追蹤匡列感染機率高的人,請他們來採檢,

由於這次每天的檢體太多,導致現有的醫檢師人力不足,檢驗藥劑和檢驗機器 的物力也不足,沒有辦法『今日事今日畢』,把每天當天的檢體都測完

舉例來說,假設台北市,第一天的檢體太多,驗到晚上還有一些沒驗完 (假設還有1100個),只好想說放到隔日繼續做。

沒想到第二天又送來一批當天現採的新的檢體要來驗,同樣也是很多,結果同樣又做不完 (假設還有1200個沒做完),這第二天的部份都沒做完了,哪有時間去做第一天留下來的那1100個。

就這樣,第三天(還有1300個),第四天(剩1400個),第五天(1500個),每天都累積了一些檢體沒做完,。

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,所以就趕快臨時調度,增加人手,麻煩醫檢師每天加班趕工,周末假日也不要休息繼續趕工,

終於,在要公布第六天的新確診人數(假設當天有250個確診)時,之前累積五天的檢體,已經趕完了一批,這批檢體(5天加起來總共六千多個檢體),當中有195個確診, 因為這195個是前面那五天的部分趕工出來當中確診的總數, 當然要各自加回去當天去計算,看這檢體是第幾天採集的,就加回第幾天,例如 195個確診,是第一天33個,第二天36個,第三天39個,第4天42個, 以及第5天45個,33 + 36 + 39 + 42 + 45 = 195

阿中部長說因為這些後來趕工出來確診的,是要分別加回去當天,去校正當天的確診數字,所以叫做 『校正回歸』

這195個 跟第六天當天要公布的新的確診人數250人,本來就不是同一天確診,當然不能把這兩個數字加起來,250+195=445,就說是第六天總共確診445個,而當然是要分開報數。

當然,第六天也可能有沒做完的檢體,所以這第六天公布的250個,也還不是最終數字,可能在過幾天的 校正回歸 的確診案例中,才有第六天的校正回歸數目,到時還要再加回到剛才公布的第六天的250個當中,假設第六天校正回歸的個數是38個,那就是250+38=288,第六天確診數實際上是288個。

阿公說,這樣他都聽到霧煞煞了,本來以為今天是297+258=555,後來又說不能加258,好啊不加就不加,那就297,現在又說不是297,要再加今天的校正回歸,但今天還不知道校正回歸是多少,要等過幾天才會知道,到時才能加…。

我說,阿公你講得好清楚喔,一點都沒有霧煞煞,阿公你已經聽懂了!

PS. 統計學上還有一個名詞 叫做回歸分析,乍聽之下跟校正回歸很像,會以為是同一件事,其實兩個是不同的。

You may also like